9月21日-23日,为期3天的“茅台杯”第二届中国酱香型白酒酒体设计大赛落幕,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46家酿酒企业的90名选手崭露头角,在酒体设计实操、理论考试、感官品评项目比赛中切磋技艺,展现酱香型白酒酒体设计蕴含的技术与艺术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首届“茅台杯”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大赛的两轮酒样品评,今年大赛酒样品评多增加了一轮,难度更大、考核项目更复杂,也更加考验参赛选手的综合水平。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大赛开幕式上表示,对于名酒企业来说,酒体设计技术体系是每一家名酒企业的核心技术。而从连续两届承办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大赛来看,茅台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性品牌以及酱香型白酒的风向标,仍在高水平持续构建中国白酒新的感官品质和价值表达体系。
最终,茅台、郎酒、贵州醇公司的参赛选手分获前三名。同时,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四川省酒业协会、山东省白酒协会、广西酿酒协会、黑龙江省酒业协会、河南省酒业协会、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新疆尔自治区酿酒工业协会获“茅台杯”第二届中国酱香型白酒酒体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
有观点认为,茅台如同一座桥梁,将产品两端的白酒感官品质与消费者连接起来,带动酱酒企业培养酒体设计师的技能,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感官需求的产品。
在优势产区、名酒品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带动下,中国白酒个性化的产区表达、风味表达、文化表达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本次大赛的考核项目——酒体设计,便是白酒整个酿造工艺过程的重要一环,它对酱香白酒的口感特征、风格特色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在茅台酒厂,每年七个轮次的基酒酿造后,会出现不同风味、不同酒龄、不同轮次、不同酒度、不一样的香型的各种基酒,将它们根据各自的理化性质、风味特征又或者消费者喜好、各地区饮食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做到合理的设计和搭配,就是酒体设计师的日常工作内容。
但与单纯的勾兑调味不同,酒体设计更追求在遵循传统白酒风味的基础上,设计出新花样,即宋书玉所说的“差异性”——酿酒师、酿造车间、班组、时节、轮次、原料、大曲、工艺……每个环节的差异性,便产生了美酒之间的差异性。
本次大赛为了考验参赛选手对所谓“差异性”的把控,专家组为每位参赛选手准备了33个基酒样品作为竞赛用酒,其中随机包含一至七轮次的基酒、酱香基酒、缺陷基酒、窖底基酒、老酒基酒,选手分别品评判断样酒后,制定“最大化”和“最优化”的两个酒体设计的具体方案,并分别递交两个酒体设计作品。
勾兑技艺的最高境界,不单单是设计出一款香气优雅、口感醇厚的美酒。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美酒的工艺,美酒的品质差异,以最佳的平衡艺术表达出美酒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从贵州省区选拔赛突出重围、又在最终的比赛作为选手代表宣誓的陈强告诉我们:“‘最大化’就是使用的基酒利用率要最大化,‘最优化’就是最终勾兑出来的酒要勾得最好”,通俗地来说,要用到“最多风味”的基酒设计出最丰富、品饮体验最佳的成酒。
除酒体设计实操外,大赛还将理论知识与感官品评纳入考核项目,选手的最终成绩由理论考试(5%)+感官品评(15%)+酒体设计的具体方案(30%)+酒体设计作品(50%)构成,在全面考核选手理论和实践操作等综合能力的同时,更显专业性。
一直以来,业界都将“酒体设计”称为一门以“平衡创造极致”的美酒艺术,这门驾驭白酒这一多风味物质和多活动物质的平衡之术背后,是“白酒设计工匠”经年累月所总结的经验与感悟。
比赛现场能够正常的看到,选手们在一阵酒香中闭目细嗅、反复品评,或拿起酒杯轻轻晃动,或用现场稿纸立在酒杯后方以观察酒的成色,用自己灵敏的感官捕捉到每一杯酒香的微妙区别,再将其组合调整,并精准计算比例,210分钟后,一杯杯精心勾兑的“新风味酒”得以诞生。
“一名合格的酒体设计师是久久为功的成长过程”,宋书玉说道。对于每一家酒企而言,挖掘与培养酒体设计师也可谓“久久为功”。
以茅台为例,不少酒体设计师在从事品评与勾兑前,拥有在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他们能充分了解装甑、摘酒、分级、贮存时间等因素带来的美酒差异,并用基础技能加以灵敏的感官、日常对自身生活小习惯的严格要求及对白酒酒体设计的热爱,一步步走到今天。
在首届“茅台杯”白酒酒体设计大赛中获得第四名的江君,今年获得了不小的进步,位列第二。最初进入茅台酒厂时,江君从酿酒学起,后在质量部学习品评技能三年,最终考入勾兑中心成为一名勾兑师,再到如今的酒体设计师。“酒体设计师就是‘灵魂’”,江君分享道,生产中获得的经验帮助他更清晰的了解酒样之间有的差异,也能在日常的勾兑工作中发现基酒的问题,反过来指导生产。
本届大赛的开幕式当日,正值秋分,也是第三个“茅台工匠日”。“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是茅台工匠人才教育培训中重要的一部分。
各个酒企的技能人才通过个人的努力,不仅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也引领着更多技能人才涌入酱香型白酒产业酒体创新的队伍建设,“茅台杯”酱香型白酒酒体设计大赛的举办,对于“酒体设计”人才教育培训具有深远的意义。
去年9月,首届“茅台杯”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大赛决赛在茅台举行。要求所有参赛人员均须具有国家三级以上白酒品酒师职业资质,从事白酒勾兑工作不低于8年;或具有白酒评委资质,从事白酒勾兑工作不低于5年。可以窥见,首届“茅台杯”中国酒体设计大赛的含金量以及中国白酒产业酒体设计技能的顶配水平之一。
闭幕式上,宋书玉说道:“这次大赛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得到优化,更好反映参赛选手水准,使参赛选手得到提升。”
今年的大赛以不一样的香型的代表企业为主导举办大赛,是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大赛的升级,以更合理、公平,并贴近实际酒体设计的方式,提升了大赛的专业度。
优质的酒体设计最终是为了服务消费者,正如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在大赛开幕式上所说:“酒体设计工匠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聚焦饮前、饮中、饮后舒适度,恪守传统盘勾技艺,设计出品饮体验极佳的高品质产品”。
第二次参加“茅台杯”的叶才虎也表示,未来在酒体设计中应该要更看重年轻化、低度化、个性化和潮流化的发展,迎合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与此同时,白酒行业致力于通过科学手段,提升酱香型白酒的感官体验与饮用舒适度。据了解,中国酒业协会正逐步构建完成白酒感官数字化体系,并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此外,基于风味化学、指纹图谱、风味物质丰度的数字化酒体设计,与感官感知数字化酒体设计相结合的技术体系也正在形成并完善中。
于茅台乃至白酒行业而言,从原料选择到酿造工艺,从酒体设计到包装设计,每一个环节所力求的精益求精,都是为广大购买的人“酿造高品质”生活的充分体现。